幻灯四
幻灯三
幻灯二
幻灯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亚星官网 > 园区信息 >
朝鲜“火星”16弹道导弹 尺寸已超“白杨”M

 从2020年10月10日公开的导弹图片看,“火星”16应该是从“火星”15改进而来。新导弹比“火星”15要大很多,通过画面推测,长度约为28米,直径为3米左右,远大于“火星”15的23米长和2.4米直径。这使其装载于11轴(22轮)支撑的移动发射车(TEL)上(“火星”15为9轴18轮)。

朝鲜“火星”16弹道导弹 尺寸已超“白杨”M

▲ 朝鲜“火星”16洲际弹道导弹

  导弹类型应为大型两级液体燃料弹道导弹,弹头头锥采用锥-卵形外形,导弹的一级和二级部分直径相同。其中,导弹一级部分长约17.5米,二级部分长约5.5米,弹头部分长约4米,尾部有约1米多的部分为锥形红色环带。发射车尾部为发射台。

朝鲜“火星”16弹道导弹 尺寸已超“白杨”M

▲ “火星”16导弹的弹头和发动机的级间分离段

  锥形红色环带引发了外部猜测。因为从发动机类型看,无论“火星”16是使用游动发动机,还是增加主发动机燃烧室数量,其尾部都应该像“火星”14那样呈向外扩展的裙状。而“火星”16则相反,尾部呈现收缩的红色锥形。

  因此外界有专家认为,这次展出的“火星”16要么为了保密,没有安装可能暴露其性能和技术来源的主发动机喷管;要么“火星”16根本就没有实现发动机与弹头的总装,只是一个半成品。不管怎样,“火星”16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路机动导弹,相比之下,俄罗斯“白杨”M导弹长为22.7米。

  弹头载荷
  虽然我们从外观无法知道“火星”16的弹头载荷情况,但从其外观和尺寸可以对其载荷能力和类型作出大致判断。“火星”16与“火星”15弹头或头罩外形类似,与“火星”12或“火星”14较为尖锐的多级锥形弹头有很大差别,这种外形最早出现在朝鲜2015年阅兵展示的KN-14(“火星”13)上。

朝鲜“火星”16弹道导弹 尺寸已超“白杨”M

▲ “火星”15(上)和“火星”16比较图

  这种弹头体积较为庞大,有足够的改进空间。从外观看,“火星”16的弹头总体呈现3部分。最前端与“火星”15弹头类似,为卵形的防烧蚀端头。在2016年朝鲜领导人视察朝鲜化学材料研究所时,曾出现过这种外观平滑的防烧蚀端头,应该主要由硅基的碳纤维材料制成,不仅可以耐高温,还可以在再入烧蚀过程中,逐渐分解,带走大量热量。

  弹头中间部分是呈锥形体的载荷舱,表面应该是由碳纤维材料编织固化而成。由于朝鲜没有直径3米的编织机,因此碳纤维材料只是附着固化在金属骨架上,起到防热和气动稳定作用。紧随载荷舱的大约1米长的锥形段是“火星”15导弹弹头所没有的,很可能是突防舱和姿态控制舱。

朝鲜“火星”16弹道导弹 尺寸已超“白杨”M

▲ 国外媒体估测的“火星”15(左)和“火星”16比例尺比较图

  从结构上看,其最大直径达到前所未有的3米,从载荷上看,其最大投送质量应该能达到3吨,这为其发展多弹头或集束弹头提供了条件。由于分导式多弹头需要较为复杂的空间控制技术,需要多次试验或多卫星发射试验来验证,而朝鲜多次卫星发射都出现入轨失败问题,因此其还不可能掌握多弹头分导技术,最有可能配备集束弹头。由于朝鲜核武器数量有限,需要应用于对韩、日、关岛等不同战争准备的导弹上,因此其很可能在“火星”16上装备威力更大的热核武器(氢弹),或者使用复杂的重诱饵掩护突防。后段的突防舱很可能采用了多个充气诱饵、箔条组件或电子突防装置。


  导弹发射车
  此次阅兵除了“火星”16导弹本身外,另一个让外界大跌眼镜的是“火星”16使用的11轴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TEL)。这种特种车辆据称源于从邻国引进的WS51200型8轴底盘。这型底盘总长21米,宽度和高度均为标准的3.35米,轮径1.6米,曾用于朝鲜KN-13、KN-14导弹系统。

朝鲜“火星”16弹道导弹 尺寸已超“白杨”M

▲ 阅兵中使用11轴发射车的“火星”16导弹

  外界参考同类重型卡车的载重数据认为,该车载重122吨。从这一数据看,该底盘与俄罗斯“白杨”M导弹采用的MZKT-79221运输车类似。MZKT-79221总长22.7米,宽度和高度均为3.4米,也采用8轴设计。后来为保证“火星”15导弹使用,朝鲜增加了该车车轴,延长了车身。新的“火星”16导弹由于弹长和弹重都明显超过“火星”15,因此不得不再次增加该车的车轴达到11轴,从而发展成了超大型导弹发射车。

朝鲜“火星”16弹道导弹 尺寸已超“白杨”M

俄罗斯RS-24“白杨”M导弹发射车

  从外观看,该发射车11轴从前至后分为4、4、3共3组,其中有8个动力轴,中间穿插了3个非动力的承重轴,这样的组合确保了发射车保持一定的转向能力。通过增加载重车轴和延长底盘,估计该车的载重能力能达到167吨。但该车实际载重应该不超过120吨,包括弹体、弹头,以及车载发射台和车体自带的起竖发射装置等。外界普遍质疑其装载燃料后的公路运输问题。实际上“火星”16导弹在运输、起竖过程中应该是不装载燃料的,在起竖后才由专门的燃料加注车加注危险性较高的燃料。否则28米长度满载燃料的导弹,不但会导致起竖装置负载过大,设计和制造技术难度高,而且还可能对导弹弹体强度要求过高,从而增加导弹重量,不然就可能在起竖过程中发生危险。

  实际上,从“火星”15开始朝鲜就可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多轴大型特种车辆的设计与生产技术。在朝鲜2017年“火星”15发射的报道中,除了公布9轴TEL发射车的图片外,还专门对发射车的开发进行了宣传。

  朝《劳动新闻》在“火星”15发射试验报道中称,“领导人赞赏了自行发射车制造得无可挑剔,并称由于军工部门打开了百分之百实现发射车所有因素国产化、主体化的突破口,现在可以随意大量生产自行发射车。导弹试射还确认了新研制的9轴自行发射车的机动及起重能力、发射系统的动作可靠性”。

  在“火星”15发射后关于领导人视察鸭绿江轮胎厂的报道中,专门提到该厂为朝“火星”15发射车提供了配套的大型专用轮胎。可见朝鲜应该已经具备有限的改装和生产大型特种载重车辆的能力,但可靠性有待观察。因为朝鲜在2017年“火星”15发射时,导弹与车辆装配结合的平城汽车厂厂房与发射点距离只有3~4千米,这与朝鲜高度战备的态度不符,因此有可能是因为载重车辆运输能力与可靠性的局限。

朝鲜“火星”16弹道导弹 尺寸已超“白杨”M